發表文章

清潔能源 (Clean Energy)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古云:「 民之難治,以其智多 。」所以,愚民政策是自古以來政客使用的手段,愚弄老百姓就能高枕無憂,特別是開放社會更是明顯地玩至化境。剛剛接到在野黨電話,提醒 12 月 18 日 ( 星期六 ) 公投「 四個同意 」,端且觀察其成效如何;不過,海島當局祭出反制行動,看來結局應不出預料之外。 2021 年 11 月有一半的時間,聯合國 196 個會員國和 3 個地區觀察員,齊聚在英國格拉斯哥參加稱為「 COP 26 」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。共識是「 能源關乎存亡 」,不只是為我們這一代人,更關乎我們的子子孫孫。二氧化碳不斷增加,每年「 死於污染者有數十萬人 」 (1 ) 。 2011 年 3 月 11 日 宮城海嘯「 19,000 人罹難 」,雖然引發「 福島核事故 」 (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)  但無人傷亡 (2 ) ,卻因為民粹主義趁機而起,煽動 公眾抗議,呼籲放棄核電, 造成關閉核電廠。經世界核能協會公布:「統計至 2021 年 9 月, 日本需要『 進口約 90% 』的能源需求。 」能源已經不是民生需求而已,也是嚴重的國安問題。 根據「 全球大氣研究排放數據庫 」 ( The Emissions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) 公布人均年碳排放,在亞太地區:「 台灣 12 噸、南韓 13.6 噸 、新加坡 9.7 噸、日本 9.4 噸、馬來西亞 8 噸、中國大陸 7 噸、香港 6.1噸 、越南 2.8噸 。」台灣的環境污染僅次於南韓。歐洲方面,歐盟 27 國 6.6 噸,德國 9.1 噸、英國 5.6 噸、法國 5.0 噸;倡導自然能的德國高居榜首,持續使用核能的法國則遠低於平均值。 立昌在 APEC 領袖會議的倡議是「 以植物作為替代能源 」,舉例說明 1969 年以前的台灣是「 雙軌並行 」的時代 — 生質燃油和汽油並存。經過 12 年工夫,終於在 COP 26 定了調。先進國家 — 包含大陸都對於以前我們講的「 用樹葉做動力晶片 」當一回事,現在紛紛廣植相關植物,也加速研究「 碳水和氮 」的腳步,未雨綢繆。可惜 199 國的會議,只有缺席的海島當局仍在使出渾身解數,以阻擋大趨勢,令人不禁想起 孫中山 先生所謂的「 自然說 」。 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時,官方說

UN氣候峰會結論

圖片
聯合國 COP26 結論 文 / 郭立昌 聯合國氣候高峰會 COP26( 第 26 屆締約方會議, the 26 th Conference of Parties) 參加者有 196 個締約國和 3 個地區觀察員,自 10 月 31 日開幕典禮,進行將近兩週時間,交錯討論了許多關於氣候變遷和能源轉換的問題,終於在今天謝幕,希望新冠疫情 (COVID-19) 早日結束,明年埃及再見。結論的重點,仍在於達成 2050 年「 淨零排放 」 (NZE2050) 必須投資「 可再生能源 」,把「 總能源供應 」 (TES, Total Energy Supply) 由化石原料逐年遞減,「 自然能 」 (Solar Energy) 和生物基原料逐年遞增。特別的是,波蘭首次提出 微型自然能「 我的電力優先 」 ( My Power Priority ) 計畫 — 這與我們在 APEC 倡議「 小電站 」 (eStore) 的微型發電機有異曲同工之妙。 這次化石燃料 (Fossil Fuel) 成為眾矢之的。煤炭、石油和天然氣,被攻擊最多的是「 燃煤 」;「 煤電 」被封為「 最骯髒的電力形式 」。 1980 年代倡議的「 空氣有毒 」終於普獲認同。二十多年前,看見大度山風景優美,位於台灣的中點站,便於南來北往傳道,所以就在大度山置產,想不到向來不知生病為何物者,居然會在六十過後罹患「 氣喘 」,元凶就是「 龍井火力發電廠 」。搬家時,才發現衣櫃裡的白襯衫都有小黑點,那些小黑點還會生鏽流出暗黃的液體。所以, COP 26 指稱「 煤電 為 最骯髒的電力形式 」一點也不為過。 大會期間,曾經獲得《 愛自然獎 》 (Biophilia Award) 的 BBC 環保記者麥克葛拉思 (Matt McGrath) 提出「 挖墳挖煤 ? 」 (Digging the grave for coal?) 的問號;他說: 「投資『 有增無減的化石相關能源項目 』 ( unabated fossil-related energy projects ) ,導致產生 越來越多的社會和經濟風險 ……並由此對政府收入、當地就業、納稅人、公用事業納稅人和公共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( negative impacts ) 。」今年 COP 主辦方 — 英國帶頭倡議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,在這項聲明中表